
每天清晨6时,骑着电动车从浙江台州市黄岩区海棠社区出发,直奔位于九峰公园内的九峰烈士陵园,一路攀登被称为“百步峻”的664级台阶,一路捡拾着垃圾10倍配资可以找谁代注册,最后清扫完墓台方才离去。这样的日子,94岁老人林瑞方已经重复了整整10年。
“缅怀英雄、致敬先烈!林老,您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!”“做好事容易,一直坚持做好事不易”“不要问坚守为了什么,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深扎根于心”“我姊妹将接好这个班,责任重大”……再过几天,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纪念日,林瑞方的故事在网上悄然走红,这些都是网友们给他的留言。

台州94岁老党员林瑞方坚持义务清扫烈士陵园。 受访者供图
1000把扫帚写就的“不老传奇”
“今天的幸福生活,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、洒热血换来的,我们不能忘本,要让这里一直干干净净的。”出生于1931年的林瑞方,是台州黄岩区统计局的一名退休干部,也是一名有着71年党龄的老党员。
他坚持义务清扫烈士陵园的故事,还要从30年前讲起。1994年,黄岩大桥新桥建成通车,然而由于管理不足,桥面时有垃圾,每逢下雨还有积水,影响了路人正常通行。彼时,已经退休的林瑞方,主动承担起义务清扫大桥的工作。直到1997年,大桥保洁工作有了固定人员,林瑞方也搬了家。于是,他将自己的清扫“战场”转移到了离家较近的九峰山游步道。这一扫,就是17年。
2015年,九峰公园“百步峻”沿山改造提升工程竣工,焕然一新的烈士墓平台,成为众多游客和市民的休闲好去处。林瑞方自此就承担起烈士墓的义务清扫工作。据介绍,九峰烈士陵园是台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始建于1956年,安葬着120多位革命先辈。20多年前烈士墓重修时,林瑞方还曾无偿捐献出区里奖励给他的1200元慰问金。“我有退休工资,不缺钱,应该把它捐出来做好事。”林瑞方说。
每天清晨6时,林瑞方就会赶往九峰公园,从山脚扫到烈士墓平台,一共664级台阶。由于烈士墓平台地处植被茂盛的半山腰,常常散落着树枝落叶,短时间内需要彻底打扫干净,并不容易,林瑞方有自己的“小秘诀”。“垃圾多时用大扫把,扫过去省力;台阶这些地方角落多,大扫把钻不进去,得换小扫把。”林瑞方说,所以他准备了不同尺寸的扫把。粗略统计,这么多年,他自掏腰包购买清扫工具,用坏了近千把扫帚。细心的他,还在每样工具上都标注了姓名,防止被人误拿。
一个人的坚守到一群人的接力
日子久了,九峰公园里排舞队的、打太极的,还有九峰山上来来往往的“爬友”,很多都成了林瑞方的熟人。刚开始,有些人误以为他是环卫工人,知晓他的故事后,总会在相遇时,学着其他人尊称他一声“老林公”。最让人感动的是,在林瑞方的带动下,越来越多市民从“旁观者”转变为“参与者”。
黄岩公安分局交警直属二大队民警管春华就是其中一位。约九年前,管春华爬山时,偶遇当时已年过八旬的林瑞方,老人正弯着腰一丝不苟地清扫着游步道,这幅画面深深烙在他心里。自那天起,管春华主动拿起了扫帚,成了林瑞方的“徒弟”。
“公益善举,不该是一个人的全力以赴,而应是多数人的力所能及。”管春华说,现在,他这名“扫地警”,也有了自己的“接班人”,锻炼认识的“爬友”沈军辉、市民张番等,都纷纷加入到清扫志愿队伍中。“为图方便,我会在前一天将扫把藏在路旁一道墙缝里,如今知道这个‘秘密’的人多了,都是谁先到、谁先用,扫地都要竞争‘上岗’了。”
风景秀美的九峰山景区,每天有数千市民和游客进进出出。若落叶积累,很容易盖住游步道;倘遇下雨,路面更是湿滑。现在有了“林瑞方们”,游客们都像吃下了“定心丸”。“尤其到下半年,秋风扫落叶,满地都是枯枝,不美观更不安全。但当我登上第一层干干净净的台阶时,就知道志愿者们已经来过了。”酷爱体育运动的台州市民曾启顺说。
眼下,九峰烈士陵园清扫志愿队伍仍在不断壮大,他们正以“力所能及”的方式,用最朴实的行动守护着这片青山的洁净,守卫着烈士的英魂。每当有人问林瑞方,“老林公,您打算扫到多少岁呢?”他都会答道,“只要身体好,我就一直扫下去,不问年龄到多少。”
新京报记者揭明玥10倍配资可以找谁代注册
京海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